随着乡村全面振兴步伐扎实推进,如何管好用好农村资源资产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近日发布的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不允许城镇居民到农村购买农房、宅基地,不允许退休干部到农村占地建房。 “中央的要求非常明确,不允许城镇居民到农村购买农房、宅基地,不允许退休干部到农村占地建房,这两条政策底线必须守住、不能突破。”中央财办副主任、中央农办副主任祝卫东24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说。 为何要划定这一红线...
2025-02-27日前,永利皇宫登录官网连续举办了多场以艺术疗愈为主题的沉浸式公益系列体验活动和学术讲座。来自全国各地300余名从事心理教育、艺术教育和艺术疗愈的专业人士,共同探索高校美育与社会服务融合的新路径。艺术疗愈系列工作坊推出戏剧专题:提升青少年幸福感。 华东师大教育学部党委书记闫露表示,艺术不仅能疗愈心灵,还能凝聚社会各方携手推动艺术赋能社会心理健康。 “针对失去感受快乐能力的患者,经过四个月每天5分...
2025-02-25俄乌冲突三周年之际,联合国安理会24日表决通过美国提出的关于乌克兰问题的决议草案,中国、美国与俄罗斯在内的10个国家投赞成票。决议呼吁迅速结束冲突,并进一步敦促俄乌之间实现持久和平。 俄乌停止冲突似乎呼之欲出,不少国家开始谋划“战后布局”。派兵:日本比欧洲更积极 “最终这将取决于政治判断,但我们已经开始动脑筋了。”这是日本防卫省相关人员所说,意指日本也在考虑派遣自卫队参与俄乌冲突结束后的维...
2025-02-25登上蛇年春晚舞台,“外卖诗人”王计兵第四部诗集《手持人间一束光》进入大众视野;快递小哥胡安焉《我在北京送快递》前不久推出繁体字版持续破圈;张小满《我的母亲做保洁》、黑桃《我在上海开出租》、陈慧《在菜场,在人间》等非虚构作品汇成广受关注的“素人写作”现象。 快递、外卖、保洁等职业老本行并非“写字”的普通人,与作家、诗人的“身份交叉”固然有吸人眼球的传播要素,但“素人写作”的悖论在于——因身...
2025-02-24“这届年轻人是不想结婚了吗?”“怎么没人生孩子了?”最近几年,在社交媒体上,关于年轻人的婚恋观和生育观等话题频频登上热榜。当下,90后、00后是否真的像他人所猜测的那样,成为“恐婚恐育”的一代人? 《中国青年网民社会心态调查报告(2024)》课题组收集了2013-2014年与2023-2024年两个时段青年网民在微博上涉及婚姻、生育的讨论,共计144.7万条博文,对十年前后青年网民的婚姻观念、生育观念进行比较,探究青年...
2025-02-242月17日开学第一天,上海交通大学推出国内高校首个全国产化、全系列本地部署的“满血版”DeepSeek,为师生提供千亿级大模型服务;这个学期,复旦大学首批建设的110余门AI课程也将完成首轮开课。上海正积极推进人工智能对高等教育赋能重塑。 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结合点,高校在人才培养、基础研究、重大科技创新等方面发挥着关键支撑作用。近年来,上海高校以服务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服务...
2025-02-24春节假期一过,上海超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启动了“揭榜挂帅”研发项目,与一家科研机构联合研发高温超导带材的核心制造部件。今年1月,市科委可控核聚变项目经理团队赴公司调研时,上海超导董事长马韬已立下“军令状”:“今年一定要研制出核心部件,并且把这个产业落在上海。” 为了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抢抓前沿技术和未来产业发展先机,一场以项目经理人制度建设为关键的科技计划管理改革正在上海全面推进...
2025-02-24要认识到,传统劳动关系已经不适用于数字经济,不能将新业态用工关系生搬硬套进传统劳动关系的制度规范内。 “部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作时间过长、最低工资标准适用尚不明确、平台规则制定不够公开透明、维权服务渠道还需进一步畅通……” 针对各类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问题,2月23日,人社部发布《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休息和劳动报酬权益保障指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规则公示指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维护...
2025-02-22“胸怀‘国之大者’,心系‘民之关切’”,这是伍爱群的履职信条,也是他矢志不渝的行动指南。 采访时间到,全国政协委员、上海航天信息科技研究院院长伍爱群拎着两个公文包,风尘仆仆地从上一个会议现场赶来。刚坐下,他就掏出厚厚一沓文件材料,在桌面上一字排开。 22份提案、20余份信息专报、上百次调研……过去一年,伍爱群交出了一张亮眼的履职答卷。即将第3次参加全国两会,他每天的日程紧凑,科研项目与提案准...
2025-02-22正在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举行的《“何谓海派·海上名家”艺术系列大展:海上明月·纪念吴昌硕诞辰180周年艺术大展》,以近180件精品力作首度聚焦吴昌硕1912年至1927年定居上海的15年,堪称近年来最大规模的吴昌硕艺术展。 被誉为“文人画最后的高峰”的吴昌硕与上海究竟有着怎样的缘分?他与这座城市又是如何互相成就的?《缶翁行看子》1914年此作是吴昌硕与任伯年、王一亭历经20年“穿越时空”的创作,画幅左侧有吴...
2025-02-22